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企业质量发展促进网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2015年广东省名牌产品专家评审会在河源召开

更新时间:2015/12/25 9:20:27

2015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专家评审会于12月16日在河源市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检中心召开。承担这次名牌评审工作的是通过随机抽取、来自各行业协会、技术机构和科研院校的66名专家。广东省纪委驻省质监局监察室主任林锋、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庞大春等领导莅临监督指导。此外,还特别邀请了名牌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场全程监督观察。

2015年共有682个产品进入专家评审

广东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庞大春表示,“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品牌是国际市场的通用语言,是支配性资源,是争夺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名牌评价是推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企业加强质量、计量、标准化、科研和品牌建设等工作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实现质量强省的具体举措。”并提出要认真做好名牌产品评审工作,保证公平、公正圆满完成评审任务。

会上,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院长陈权通报了今年评审工作。今年新增名牌产品目录93个,加上2012年到期需复评的233个产品目录,名牌产品目录共计326个,经过各地市职能部门的审查把关,最终进入专家评审的共有682个产品。16日至19日,专家们将连续4天全封闭开展名牌产品的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进行评价打分。

广东名牌评价严格规范,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记者从现场获悉,广东省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原是由政府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名牌评价的社会公信力,提高广东名牌的含金量,从2013年后这项工作就通过向社会招标的方式转移给了社会组织——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来组织承担。从这几年实践来看,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广东名牌评价工作更具生机和活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承接名牌评价工作后,在认真总结过去名牌评价工作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审核和修改,广泛征求了名推委成员单位、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意见,并向社会进行了公示,率全国之先制定发布了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评价指南》。同时,制定出台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用户满意度评价细则》等6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广东省名牌产品评价工作。

二是评价参与度更加广泛。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名牌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该院牵头成立了“广东质量品牌评审专家委员会”,我省各大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科研院校和社会知名人士等28个单位和个人参加了该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名牌评价工作的参与度,这为充分发挥社会专家的智慧和作用,扎实做好广东名牌的评价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是评价程序更加严密。增加了现场审查环节,每年都组织专家组对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受到投诉的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实地了解了申报企业的实际情况,剔除申报材料中不真实的部分,使名牌评价材料更加客观真实。同时,科学设定专家评审工作流程,每年参与评审的专家都是在名推委秘书处的监督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抽取的专家根据专业进行分组,各专业组在实施评价时又分别分成3个小组,先由一审和二审对每一份材料进行独立打分,然后汇审组进行分析比较,确保每一份申报材料都进行三次独立审查,较好地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公正准确。

四是评价过程更加透明。评审期间,省纪委驻省质监局监察室和省名推委秘书处派人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保证了整个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同时还邀请媒体记者、行业协会代表和名牌企业代表进行全程监督观察,增加了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得到了评审专家、协会代表和名牌企业代表的称赞。

五是工作成绩更加突出。我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成绩显著,目前处于三年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共有1762个,不仅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企业的品牌附加值、夯实了企业发展基础,而且推动广东经济有质量稳步发展。据统计,2014年我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5%;纳税约占当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