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质监局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切实从“五抓一强”六方面着重开展好2017年重点工作。
一、抓主业,上台阶。抓好质量强市战略,把质量作为质监事业有效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重要抓手和强有力的助推器。一是夯实“江门质造”。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启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力争恢复“江门市政府质量奖”评审。二是弘扬“工匠精神”。牵头大品牌建设,研究制定《“江门质造”品牌提升行动方案》,重视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保护,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三是做好“大品牌”建设。瞄准新会(陈皮)做好“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抓好小冈香申报地标产品的工作,发掘和培育更多的地标产品。以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为引领,创建广东省名牌产品。深入打造“一镇一品”,培育开平水口(水暖卫浴)产业集群及其他地区、其他行业的产业集群。
二、抓重点,求突破。抓住当前经济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质监技术优势,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积极发挥现有“一中心七省站”的六大平台作用,推动国家级“珠西综合质量检测服务平台”的项目建设工作,在发改立项、规划布局、资金筹措、申报国家中心等方面统筹协调,力求有所突破。
三、抓安全,强基础。严守重点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大底线。一是加强监督抽查。对质量问题较多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施区域集中整治,挂牌督办,落实属地责任。二是强化打假治劣。组织开展2016年江门市打假重点领域(恩平市恩城街道)、警示区域(开平市水口镇)的验收考核、撤销和2017年打假重点区域、警示区域的确定工作。三是建立特种设备风险监测。开展重点设备、重点时段专项整治,建立全市特种设备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和重大事故隐患清单。
四、抓服务,惠民企。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兴业惠民、治吏简政”,找准质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力点”,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紧抓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基础性工作,发挥质监部门在扶持小微双创的技术优势和帮扶作用,真正实现惠及企业和人民群众。一是大力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开展“标准化+”行动,建立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培育和帮扶我市企事业单位组织、参与制定更多的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协助台山市水步镇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二是做好民生计量工作。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采用测量体系,二、三级计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两无两藏”的要求,切实做好强检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工作。三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指导技术机构申报科研项目,推行科技项目动态管理,重点加强轨道交通省站、国家中心的科研立项,不断提升技术机构的科研能力、检测能力,服务地方企业、产业发展。
五、抓宣传,见成效。转变思维,统一思想,切实提高重视宣传工作的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好“两微一平台”的作用,加强质监职能、政策、法律法规、工作业绩和服务成效的宣传,树立和展示质监系统在社会中的“有为”地位和良好形象,展现质监工作新亮点,以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质量共治的良好氛围。
六、强队伍,树形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局领导班子讲团结、讲正气的带头模范作用,建立完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干工作、抓落实,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职责,重视党廉教育,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省、市会议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和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纪党规的行为,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