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企业质量发展促进网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国品牌再入赛场

更新时间:2014/6/19 14:41:53

4年一次的世界杯,是全世界球迷的狂欢日。中国足球没有打进世界杯的事实,丝毫未减中国球迷的热情。中国男足虽然缺席,中国品牌却荣耀出征,引发世界注目。

此次巴西世界杯,中国英利与哈尔滨啤酒继赞助南非世界杯之后,再一次成为国际足联(FIFA)官方赞助商。与此同时,国内各大运动品牌也开始了对世界杯营销战场的争夺。

中国英利与世界杯二次联姻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中国英利”的字眼映入世界眼帘,这个可再生能源企业在世界舞台上成功亮相。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中国英利”与哈尔滨啤酒再一次代表中国品牌出战。

本次巴西世界杯上,英利将沿用上次赞助时的汉字元素,并加入了英利产品的相关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的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形象。

世界杯期间,英利的品牌广告将在全部64场比赛中出现,每场比赛滚动播放8分钟。此外,英利通过此次赞助还获得了在英利产品上使用巴西世界杯LOGO、世界杯票务、世界杯吉祥物等权益。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球营销副总裁曾瀞仪说,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太阳能光伏新兴市场,世界杯是英利品牌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赞助世界杯也是英利寻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全球品牌发展的体育营销之路。

哈尔滨啤酒的世界杯盛宴

哈尔滨啤酒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首次成为世界杯官方指定啤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啤酒品牌的风采。

始于1900年的哈尔滨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2008年,哈尔滨啤酒被百威英博收购,正式成为世界最大的酿酒制造商的一员。

“哈尔滨啤酒虽然已属于外资企业,但企业还在中国,哈尔滨啤酒商标从形式上还是中国的,所以从这两点而言,哈尔滨啤酒在世界杯上亮相也是中国品牌的骄傲。”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品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曰瑶表示。

近年来,依托母公司百威英博这个强大后盾,哈尔滨啤酒逐渐建立起立体营销网络,获得了高速发展,品牌价值不断攀升。

据百威英博公布哈尔滨啤酒南非世界杯营销数字,哈尔滨啤酒全系列产品上半年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品牌认知度翻了3倍。

正是基于战略发展需求,以及在南非世界杯上尝到了甜头,哈尔滨啤酒再次与国际足联合作,赞助巴西世界杯。

孙曰瑶认为,哈啤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是其母公司百威英博在南美地区有销售渠道,哈啤品牌可以通过提升知名度提高在南美的销量;二是可以通过出口转内销的传播方式,扩大在国内的销量。

国内运动品牌侧面营销

体育盛会,历来是各大运动品牌没有硝烟的战争。赞助球队和运动员是最为常见的营销方式。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三大国际运动品牌以三足鼎立之势,牢牢占据着这一传统赞助项目。

巴西世界杯体娱营销战场上,国内运动品牌面临着没有球队、没有球员和资源缺乏的困境。

库存高企,关店潮仍在继续,业绩下滑,中国体育用品依然处于行业调整期,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而侧面突围,便成为国内运动品牌冷静之下的理性选择。它们纷纷摒弃了传统“砸重金投广告”的营销方式,而是以更小的成本,换取更扎实的营销效果,从而稳步进军国际市场。

安踏选择了将重点放在球迷身上,通过休闲T恤和休闲鞋的组合来切入广大的普通球迷群体,同时也尝试性地推出了专业训练足球套装。

特步、匹克等品牌则推出球迷文化衫,赞助校园足球赛,并通过新媒体营销活动进行造势。

“中国品牌亮相世界杯可谓意义重大,不仅对企业本身,对其他中国品牌更是一种鼓舞和启发。然而,中国品牌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孙曰瑶说,整体来讲中国品牌建设还处于萌芽状态,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寥若晨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他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有二:一是文化层面的冲突;二是国内品牌喜欢模仿、跟随、山寨,容易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

“只有加大创新力度,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孙曰瑶向记者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