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会区、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分别完成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划转工作后,6月11日,台山市举行质监管理体制整体移交仪式,标志着江门市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全部完成划转工作,已实行15年的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正式调整为市政府分级管理体制。
调整省以下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深化机构改革、加快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15年来,江门质监系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毫不动摇抓质量,毫不松劲保安全,毫不迟疑强质监,毫不懈怠促发展,强化保安全就是保民生意识,树立了人民质监形象,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5年来,江门市质监系统积极为江门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共帮助5220家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参与修订国家标准106项、修订地方标准51项、行业标准74项,获批地理标志产品2个;9项专利转化为9项行业标准;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30个,3家企业荣获江门市政府质量奖,核发计量标准考核证书297项,颁发二、三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证书222个。15年来,江门市质监系统突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消费品安全、食品相关产品安全,不断加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力度,妥善解决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质量安全问题,较好地守住了安全底线,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2074起,确保全市未发生食品和特种设备重特大质量安全事件,为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5年来,江门市质监系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成国家摩托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不锈钢制品、洗衣机、换气扇、浆纸产品、电声产品、水暖卫浴产品省级检测站6个,全市系统技术机构现有在编人员162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本科学历144人、高工及以上人员15人,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执法形象明显改善。
管理体制调整后,全市质监系统将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不变,并将积极探索分级管理体制下如何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质量水平的有效性,着力构建现代质量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