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门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打假工作,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工作网络、加强投入保障、保障制度执行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推进打假责任制的全面深化落实。2016年全市出动打假执法人员125240人次,开展综合执法652次,查处违法案件1024宗,捣毁窝点89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涉案货值约3122.569万元,刑拘69人,逮捕37人,起诉28人,判刑17人。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逐级负责、条块结合”的打假工作体系,打假工作领导、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不断完善,企业、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质量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打假责任制的落实。充分发挥打假办牵头协调和督查指导的职能作用,加强区域、部门间的横纵向联动,切实发挥打假责任制的目标导向作用。
二是大力开展打假重点整治。突出抓好民生产品、产品质量合格率长期偏低和波动较大产品的深化整治工作,对存在隐患、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产品、市场和区域挂牌督办,加强综合治理,严防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问题出现。
三是深入推进“两法衔接”。加强部门间的互动协作,严格落实信息通报制度,强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加强对监督抽查、巡查、市场调查、风险监测、执法检查、媒体报道等信息线索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交叉比对和互通共享,力求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做到精准打击,不留死角。
四是探索建立政企联合打假机制。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人才、专业知识方面的资源优势,将打假维权的触角扩大到企业,提高打假维权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五是加强对举报投诉的监督检查。依法公布举报投诉渠道信息,畅通涉假侵权举报投诉渠道。加强对举报投诉的处置和监督,依法落实举报投诉奖励金制度,对媒体披露的重大制假售假案件线索积极开展查证。
六是加强对打假工作的社会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参与打假的良好氛围。强化打假部门间的信息和工作交流,提升打假工作的社会美誉度和关注度。